最新消息

2022/12/27

寶寶吃抗生素,會不會傷身?

什麼是抗生素?

一般所謂的抗生素是指使用於人體,用來殺除微生物的藥物。感染人體的微生物包括細菌、濾過性病毒、黴菌、立克次體、寄生蟲等,而大部份的抗生素是用來對抗細菌感染。目前用來消除病毒感染的抗病毒藥物種類不多,還好大部份的病毒感染也不必靠抗病毒藥物治療,我們人體本身的免疫系統就足以應付了。

抗生素可能是人類所發明的最偉大藥品之一。抗生素的發明和使用,大大地改變了人類的歷史,使人類壽命明顯地延長許多。但抗生素也曾使人類過於自我膨脹,一度以為從此可以將感染性疾病徹底消除;現在人們開始瞭解我們濫用抗生素的結果,不但不能滅絕感染性微生物,反而會訓練微生物更加具有抗藥性,感染人類後更難治療。

抗藥性微生物的產生

只要有生物存在,就有個生態平衡現象。這不但在肉眼看的到的世界是如此,微生物界也是一樣。在抗生素剛發明時,最常見的細菌感染是鏈球菌、葡萄球菌等革蘭氏陽性菌,當時使用盤尼西林就能殺死絕大部份的這類細菌。隨著盤尼西林的廣泛使用,革蘭氏陽性菌感染減少了,另一類的革蘭氏陰性菌感染就反而增加,達一個新的生態平衡狀況。人類不死心,繼續研發能殺死一些革蘭氏陰性菌的新抗生素;但是細菌也不是省油的燈,為了生存,它們藉由基因突變產生了對抗新抗生素的變種細菌,繼續感染人類讓人生病。聰明的人類再研發出更新、抗菌範圍更廣的抗生素,但好景不常,細菌又演化出對新藥具抗藥性的變種。就這樣你來我往,大戰數十年,目前已經發明上百種的抗生素,但始終沒有可應用於人體又能殺死所有細菌的真正終極抗生素。甚至一些過去曾因抗生素使用而大為減少的細菌,近年來又捲土重來,感染病例數再度增加,而且從前有效的抗生素也不再能夠殺死它們。

認清了細菌永遠有辦法產生抗藥性,讓抗生素失去作用的機制;我們的應付辦法除了繼續研發新的藥物外,另一方面就是要延緩抗藥性變種的產生速度。減少細菌接觸新的抗生素,沒碰過就較不認識此藥,也較不會有抗藥性產生。所以醫藥界將抗生素大略分為幾個等級。在第一線抗生素就有效時,儘量就使用它們而不要用後線的抗生素,讓第二線、第三線的抗生素保留用來治療對第一線抗生素已有抗藥性的細菌。如果能確實執行這樣的抗生素使用管制,抗藥性細菌的產生速度應能減緩。可是現實層面上,經常病人的病情進展快速,醫師沒辦法等耗時的實驗室檢查結果出來才投予藥物,所以有時不得不先用上後線藥物,再依據實驗室結果來調整藥物的使用。也因此事實上抗生素的使用或多或少會有些超過絕對必要的情形發生。

抗生素的副作用

抗生素能殺死危害人體的細菌,但也可能影響有益於人體的細菌。當體內的益菌減少時,一些伺機性感染的微生物,如黴菌可能就反而大量繁殖導致疾病。所以長期 使用抗生素的副作用之一,就是一些平時少見的伺機性感染反而增加。 抗生素還有一些其他的副作用,像是胃腸不適、噁心、拉肚子、皮膚出疹子、肝功能受損、腎功能受損、聽力受損等等。但是每種抗生素只有其中少數的不好反應,而且副作用的發生與病人的體質也有很大的關係。一般使用的抗生素是經過試驗,副作用不至於太強才能上市。使用得宜的話,大部份抗生素是很安全的。我們不能因少見的副作用而抹殺了藥物的優點。

抗生素的功效

說了一堆抗生素使用上讓人擔憂的事,但其實抗生素絕對有它的價值存在,要不然也不會成為最常使用的藥品種類之一。感染疾病在過去幾世紀都是造成人類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歸功於抗生素的發明和環境衛生的改善才使情況完全改觀。許多過去威脅生命至鉅的傳染性疾病,現在只要使用抗生素就能輕輕鬆鬆的治癒。很多人可能無法想像如果沒抗生素,可能一個小小的外傷就可能會因傷口的細菌感染無法控制,而演變為敗血症而致命。所以抗生素事實上真是有相當偉大的功效。

合理的抗生素使用 抗生素能救命但也能造成問題,最重要的是怎麼合理的應用,取其利而避其害。首先是在需要時才使用;其次是選用合適的抗生素種類;再來則是時間和劑量要適當,過與不及都不好。 有人誤以為抗生素就是消炎藥,其實抗生素是用於殺死微生物,造成感染的微生物數量減少,發炎現象自然趨緩。但是若發炎非源於感染或是抗生素對感染的病原體無法加以消滅,則當然沒有消炎的作用。譬如說撞傷沒合併感染,抗生素對消腫沒幫忙,就不應使用。若是病毒或黴菌感 染,用來殺細菌的抗生素就不應濫用。醫師會根據病情判斷是否有使用抗生素的必要。感冒是病毒引起的,應不必抗生素治療。如何區分是否需抗生素,就得憑醫師的知識和經驗。

抗生素的種類繁多,每種抗生素有其特殊的有效抗菌範圍。醫師根據感染部位、感染情況、病人年齡、培養結果等判斷致病的病原體應是何種微生物,再選擇對此病原體有效的抗生素。同時有多種抗生素有效時,依抗生素在感染部位的濃度、副作用的多寡、經濟上的考量,選擇較前線的藥物使用。

抗生素如要徹底殺死致病的微生物,就需要有足夠的組織濃度而且治療的時間要夠久。每種抗生素依照人體試驗訂有建議的治療劑量和療程,有時尚需根據感染的嚴重度、感染部位、病人的肝功能、腎功能等做些調整。劑量過高、治療時間太久會增加副作用發生的機會;劑量過低、治療時間太短則病情可能無法有效控制且增加細菌產生抗藥性的機會。 對家長的建議

當孩子得了感染性疾病時,醫師根據檢查孩子的結果,推測較可能的致病病原體;如果覺得有必要使用藥物來殺死這些病原體,才會開抗生素給病童。開藥時,還得根據孩子的體重、年 齡、病情,計算需給多少量的抗生素以及給多少天。有些抗生素一天一次給予就能維持有效的治療濃度,有些則需一天分成三、四次給予。

當帶孩子看醫師時,如對醫師處方的抗生素有疑問時,最好馬上和該醫師討論使用抗生素的原因。同意其必要性時,就應遵照指示使用,不要自行七扣八扣減少劑量或是縮短療程。有些口服的抗生素膠囊打開服用較苦,孩子可能會拒吃,不應因此自行減少服用次數,可加糖水便於服用。有些抗生素的懸浮液是自行加水後搖晃均勻再服用,雖孩子的接受度較高,但加水後應置冰箱冷藏,不能放置過久,沒用完的就該丟棄。不要自行未經處方就隨便使用抗生素,但也不要畏懼抗生素而在需要時沒有使用。

文/馬偕兒童醫院 兒童醫務部部長 邱南昌醫師 https://www.mmh.org.tw/child/know_health_view.php?docid=98

2022/12/20

玫瑰疹會有哪些症狀?

小寶是個一歲大的小男生,出生後健康尚可,未曾有過明顯的高燒疾病,預防注射及常規健康檢查都按照固定的時間就診。最近三日卻發高燒,胃口不好、吃不下什麼東西,因此活動力稍差。前兩天,已經分別給兩位醫師瞧過,認為可能是感冒,開了一些退燒以及開胃的藥。此外,在醫師叮嚀下,若仍然高燒不退、或有新的不舒服症狀,如嘔吐、呼吸困難、抽筋等,應迅速就醫。而在今日,寶寶身體的軀幹上、頸部、甚至額頭都看到有一些細細顆粒狀的疹子,小寶的發燒似 乎有些下降,事實上,這就是嬰兒的玫瑰疹。

什麼是玫瑰疹(嬰兒玫塊疹)

玫瑰疹是一種病毒感染,主要為皰疹病毒第 6 型及第 7 型最常見。這是一種良性的疾病,很少有併發症或後遺症,發生的年齡雖然以六個月到一歲半最常見,但是小至兩、三個月,大至 兩、三歲的小朋友也都仍有可能會得到玫瑰疹。玫瑰疹是常見的一種幼兒良性感染疾病,會出現發高燒,溫度可高至攝氏 39 至 40 度,通常持續 3 或 4 天。當高燒的時候,除了兩個小臉頰會燒得紅紅的以外,小寶寶的胃口、活動力也都還好,也可能有輕微的咳嗽、流鼻涕之類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狀,檢查起來沒有明顯的特徵,這種病最大的特性就是當出現玫瑰紅似的細小斑丘疹 時,往往也就是發燒漸退時,是快到尾聲的預告。這是最常見的嬰兒出疹疾病,多半發生在兩歲以下,標準的症狀是六個月到一歲半大的小寶寶,男孩女孩均可發生,並無特別的差異。整年都可發生,但在春秋兩季較為明顯增多。

有那些症狀?

最常見的是發燒三天,小嬰兒可能因發燒不舒服而顯得煩燥不安,哭閙聲使 得父母及家中長輩十分牽掛焦慮,因此急急忙忙就醫,大多數嬰兒在發燒情形下 並無痛苦的特徵,發燒極少超過 5 天,檢查時,除了喉嚨紅腫以外,頸部的淋巴 腺或許有一些腫大的現象以外,有的小寶寶也 可以發生瀉肚子情形,但小寶寶的 活動力尚可。但感染到玫瑰疹時最常發生的困擾即為小寶寶因為高燒所引起的抽筋,熱性痙攣是幼兒因發燒合併神經症狀,多發生在 6 個月至 5 歲的幼兒,如同嬰兒玫瑰疹好發作的年齡,這一個年齡的小朋友因為腦細胞的發育還不完全,高燒的時候,容易引起腦細胞之間亂放電的現象,父母們常會為此嚇得不知所措。燒退以後,由身體到頸部出現許多細細的的小紅疹,所幸疹子的特徵為不會癢,小寶寶不會因為癢而鬧情緒。玫瑰紅似的細小斑丘疹,開始起於軀體,疹子向臉部、四肢延伸,此時小寶寶並不會有任何不適的現象。大約一到三天內疹子會自動消失,身體上不會像得麻疹一樣有任何色素沉著或脫屑現象。

文/馬偕兒童醫院 兒童感染科主任 紀鑫醫師 https://www.mmh.org.tw/child/know_health_view.php?docid=102

2022/12/13

薄荷醇與類似物質的兒童使用建議

薄荷醇(menthol)又名薄荷腦,俗稱薄荷油,為薄荷(peppermint)、綠薄荷(spearmint)所含揮發油的主成分的成分。自然界的薄荷屬(Mentha genus)植物大多含有此成分,類似物質包括樟腦(camphor)、桉樹醇(cineole)、尤加利樹 (eucalyptus)的精油(essential oils)、側柏酮(thujone)、綠花白千層(niaouli)、野生百里香(wild thyme)、松油醇(terpineol)、萜品(terpine)、檸檬醛(citral)、松節油(turpentine)與松針(pine needle)。

  因為具有芳香與清涼作用,這類物質被大量運用於藥物、化妝品、菸品、酒類、茶、殺蟲劑、清潔劑、糖果、口香糖、牙膏、漱口水、洗髮精、肥皂、精油中,其藥理作用包括清涼、止癢、止痛、抗黴菌、抗細菌、抑制發炎、促進膽汁分泌、放鬆平滑肌、抑制神經系統等。

  薄荷醇與類似物質對神經系統有抑制作用,有些嬰幼兒過量使用引起呼吸停止等嚴重不良反應的報告。內服或塗抹於鼻孔、臉部、胸部時,進入中樞神經系統的藥量較多,比較容易引起危險。

  雖然沒有經過研究證實療效,但坊間常有將薄荷醇與類似物質使用於嬰幼兒腹脹與嬰兒腹絞痛的建議。嬰幼兒腹脹的原因很多,最常見的原因是生理性腹部突出,應請兒科專科醫師診視原因,不宜使用沒有實證療效的藥物。薄荷醇與類似物質的藥理作用為放鬆平滑肌,理論上反而會抑制腸胃道蠕動。

  嬰兒腹絞痛常發生於1-4個月嬰兒,發作時的強烈哭泣原因不明,需要由兒科專科醫師檢查是否有特殊疾病。如果檢查正常,則為嬰兒發展時期的一種常見生理反應,成人的安撫常能有效抑制哭泣。薄荷醇與類似物質具有神經抑制作用,如果藉此作用抑制哭泣,對嬰兒健康並無助益。

  薄荷醇與類似物質在未滿2歲嬰幼兒的嚴重不良反應報告較多,根據台灣食品藥物管理署的規定,嬰兒及2歲以下之兒童禁止使用這類物質的吸入劑、擦劑及滴鼻劑。這類物質缺乏在孕婦與授乳時的安全性資料,因為潛在的風險,所以不建議使用。文獻上曾有葡萄糖-6-酸鹽去氫酶缺乏症(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 deficiency;俗稱蠶豆症)者使用後出現溶血性貧血的報告,兒童特別需要注意這種不良反應。

【學會建議】

如果使用過量薄荷醇與類似物質,可能引起嬰幼兒癲癇、意識障礙、呼吸抑制等神經不良反應,尤其內服或塗抹於鼻孔、臉部、胸部。 嬰幼兒腹脹的原因包括腹部疾病、生病時腸胃道蠕動減少、遺傳體質等,不需要使用薄荷醇與類似物質,其療效亦未經研究證實。 嬰兒腹絞痛原因不明,最有效的處置方式是成人的安撫,不需要使用薄荷醇與類似物質,其療效亦未經研究證實。 以薄荷醇與類似物質為主要藥理成分的產品,無論內服或外用,均不建議使用於下列情形,尤其內服或塗抹於鼻孔、臉部、胸部: 未滿2歲之嬰幼兒。 孕婦。 授乳婦女。 有痙攣病史者。 嚴重胃食道逆流與裂孔疝氣病人。 膽囊炎、膽結石、膽道阻塞、嚴重肝功能異常病人。 以薄荷醇與類似物質為主要藥理成分的產品不建議使用於葡萄糖-6-磷酸鹽去氫酶缺乏症的兒童。 兒童照顧者應被告知那一些為常見含有薄荷醇與類似物質的產品,並瞭解其可能風險。

台灣兒科醫學會「薄荷醇與相關產品的兒童使用建議」委員會成員

召集人:李秉穎(臺大兒童醫院小兒部)

委 員:(依筆畫順序)

王煇雄(林口長庚醫院兒童神經科) 何蘊芳(臺大醫學院臨床藥學研究所) 吳子聰(台北榮總兒童胃腸科) 呂 立(臺大醫院兒童醫院小兒部) 呂俊毅(臺大醫院兒童醫院小兒部) 周弘傑(臺大醫院兒童醫院小兒部) 林毓志(成大醫學院附設醫院兒童胸腔科) 林慧玲(臺大醫院藥劑部) 林應然(台灣兒科醫學會常務監事) 邱南昌(馬偕紀念醫院小兒科) 高碧霞(臺大醫學院護理系) 康明哲(台灣兒科醫學會健保事務委員會主任委員) 張香瑩(臺大醫院藥劑部) 曹伯年(臺大醫院兒童醫院小兒部) 許守道(許小兒科診所院長) 陳偉立(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藥劑部) 陳瓊雪(臺大醫學院藥學系) 黃玉成(林口長庚醫院兒童醫學部) 黃清峯(三軍總醫院小兒科) 楊俊仁(馬偕紀念醫院小兒腸胃科) 葉樹人(亞東紀念醫院小兒部) 蔣世中(台灣兒科醫學基層醫療事務委員會) 謝正毅(聖青診所) 簡穎秀(臺大醫院兒童醫院)

文/臺灣兒科醫學會 https://www.pediatr.org.tw/people/edu_info.asp?id=20

2022/12/06

嬰幼兒進食固體食物時,應慎防異物梗塞窒息

 最近,發生多起嬰幼兒進食固體食物時,不慎嗆入呼吸道而梗塞窒息,導致腦部永久性損傷與腦性麻痺之案例。個案的年齡為7~15個月大,餵食的固體食物有切片的蘋果、水梨、香蕉等。因此臺灣兒科醫學會針對2歲以內嬰幼兒,於咀嚼功能尚未成熟前,如何能安全進食固體食物,慎重提醒需要注意以下事項:

一般原則

進食能力:要了解嬰幼兒的進食能力發展,循序漸進地給予適當的固體食物。

食物測試:不論食物質地如何,給予嬰幼兒進食之前,尤其是剛開始餵食固體食物的最初幾個月,或是嘗試新的食物時,針對所提供的食物,必須要先經過測試。 軟質食物:要確保食物足夠柔軟,軟到可以直接使用舌頭把食物壓到上顎,就會直接壓成泥。

硬質食物:若想讓嬰幼兒練習自行抓取、吸吮硬質食物,必須選擇夠大且有足夠纖維的,並須確保該食物在嬰幼兒吸吮和咀嚼啃咬時,不會碎成小塊的。需要避免不夠大,且可能會被直接吞下的食物。例如長度約略大於嬰兒拳頭大小的長條狀肉塊,就比可能被直接吞下的小肉塊安全。如果要切成小塊,建議切碎至比豌豆還細小,嬰幼兒進食才比較安全。同時,也要避免會在口中聚集成團的食物。 進食姿勢:嬰幼兒坐直時方可進食,不可躺著進食;也不可以一邊逗弄玩樂遊戲,一邊進食。

在旁看顧:絕對不可讓嬰幼兒獨自進食。當食物入口時,必須有成年人在旁看顧觀察進食狀況。確保嬰幼兒順利吞嚥完成,才能吃下一口。

嬰幼兒開始進食固體食物時,應避免之食物,舉例如下:

避免選用無法直接用舌頭把食物壓到上顎就會壓成泥的食物。 避免小且圓的食物,例如堅果、葡萄、葡萄乾、糖果、莓果、含籽的水果等。 避免提供在嘴裡會碎成小塊的食物。 避免整顆或是切片、切塊的水果。 避免未成熟或很硬的水果。 避免未煮過,且切片、切塊的蔬菜。 避免花生醬、棉花糖、麻糬、口香糖、爆米花。 避免香腸、熱狗、紅蘿蔔,或是切成圓形或圓柱形的食物。 避免大塊質地偏硬的肉類、起司,或含有魚刺的魚肉。 避免硬餅乾或硬的糖果零食。   (以上建議謹供嬰幼兒照顧者參考,並未列入所有可能導致嗆食或梗塞的食物。)

再次提醒安全的進食方式是:準備適當食物,並在嬰幼進食期間,在旁觀察與協助進食,才可以減低嬰幼兒梗塞窒息風險。

文/臺灣兒科醫學會促進兒童福利及健康委員會 https://www.pediatr.org.tw/people/edu_info.asp?id=50

2022/11/22

和小寶寶互動玩遊戲

小寶寶清醒的時間雖然不長,但這時爸媽可以多和寶寶互動、玩點小遊戲,為親子感情加溫。寶寶喜歡爸媽望著他微笑,也喜歡爸媽用溫暖的聲音念故事、唱兒歌;回應寶寶發出的各種聲音,他就會很開心;抱抱他、搖搖他,更是傳達感情最簡單、也最直接的方式。

1手掌開合,學抓握 浩浩1個月大時,小拳頭幾乎都緊握著,於是媽媽常常撫摸他的小手,或輕輕扳開他的手指逗他玩。經過幾個月的功夫,浩浩不但會抓握玩具,還會將抓到的東西對準嘴裡塞,小手變得靈活多了。

反射動作消失,手掌才能放鬆 你知道嗎?寶寶剛出生時,拳頭是緊握的,如果你扳開他的小手,用你的手指碰觸他的掌心,寶寶會出現新生兒專屬的「抓握反射動作」,立刻緊緊握住你的手指!

2個月大的寶寶,手掌已張開,拇指也會稍稍分開,吸手指的動作常在這時出現;到了3個月大左右,抓握反射動作已消失,寶寶漸漸可以控制手部的動作,如果床頭掛著玩具,他會想用小手去揮打、碰觸,但因為手眼協調及力量有限,還不能對得很準,也無法抓住玩具。

抓握能力增強,提供操作的機會 4個月大左右的寶寶,多半時間會張開手,如果在他鬆開的手掌裡放一個玩具,他能稍稍握個幾秒,若是手搖鈴這類有勾環或把手的玩具,就能握得稍久一點。隨著眼手協調的發展,寶寶不僅能用整個手掌抓握東西,握住的時間也變長;但是要準確鬆手並不是那麼容易,所以往往看起來像是把東西「甩掉」而不是「放下」,爸媽可不要誤會他摔東西呢!

通常6個月大的寶寶已練習吃副食品,爸媽有時可讓寶寶抓握牙餅進食;等到7個月大,可進一步提供長條或塊狀蔬果、吐司讓他抓握著啃咬。這也是增強孩子抓握能力的好時機喔!

讓寶寶的小手保持敏感度 不要讓寶寶整天戴著小手套或包裹在小包巾裡,建議爸媽用以下方式提供寶寶和緩的手部刺激。

● 玩手指謠:爸媽可跟寶寶玩手指謠,口中唱念著:「大拇哥、二拇弟……」同時輕輕撫摸小手,一次鬆開一根指頭,然後再一根根合攏。

● 增加觸感:為寶寶換衣服、洗澡時,按摩寶寶的手指,或者拿一些柔軟的或毛茸茸的東西(如:小刷子),輕輕觸碰他的手掌與指尖。

● 引導抓握:順著寶寶手掌虎口的方向(與掌紋平行的方向),把搖鈴等會發出聲音的玩具放入他的手掌心,方便他抓握。

2給寶寶適度的視覺刺激 小欣滿月後,爸爸曾打算從國外購買號稱能增進視覺追蹤能力的iPad嬰兒座椅。不料,後來新聞指出這款嬰兒座椅會影響嬰兒接觸真實世界、排擠親子互動時間,對大腦發展有害。究竟什麼樣的視覺刺激才恰當呢?

新生兒眼中的世界大不同 不似觸覺和聽覺從胎兒期就開始,嬰兒是帶著未成熟的大腦視覺皮質出生,然後才開啟視覺發展的里程。由於新生兒眼部肌肉的統合協調尚弱,只能定點注視物體的細節,如:邊緣線條、對比強烈的圖案或明顯搖晃閃動的部分。視覺追蹤的能力大約在3個月大時才發展出來,這時寶寶的視線能隨著物體的位置而移動。

新生兒對於光線的敏感度比成人高很多,成人感覺舒適的光線,對嬰兒來說通常是太亮的;他們的顏色辨別能力也還不足,不太能分辨紅、藍、綠、黃這些不同類別的色彩,這個世界在他們看來就像是一張褪色模糊的照片。但經過短短4個月的時間,寶寶的視覺便將發展到接近成人囉!

4個月大產生立體深度知覺 到4個月大時,寶寶的雙眼視野產生交集,開始具備深度知覺,能認知到物體的遠近距離,可對焦注視不同距離的東西,也能辨認不同的顏色和形狀。 6個月大以後有了物體恆存概念,更能將所看見的影像視為穩定存在的完整物體。這時期,寶寶的視力差不多是0.1,1歲以後將能達到0.2~0.3,直到6歲以後才會進步到1.0。在爸媽悉心的照顧下,寶寶的視覺發展將隨著時間自然成熟。

照護寶寶視覺小叮嚀

●光線要溫和:對新生兒來說,這個世界太明亮、太多新事物,以致他們有時需要閉上眼睛以隔絕太多光線的刺激。爸媽提供寶寶視覺刺激應適可而止,生活中隨手可得的雜誌圖片效果有時比昂貴玩具更好。在白天可以用窗簾阻擋強烈的陽光,並調節室內光線,讓寶寶可以在溫和舒適的亮度下觀看周圍的事物。

●調節注視的物品:新生兒只能看見 20公分內的事物,但 2個月大以後就可以看見 1.5公尺以外的東西,爸媽可以多抱寶寶起來看周遭環境,切勿長時間讓寶寶近距離注視玩具等物件,也要經常變換玩具位置,以免造成斜視。

3輕聲細語,呵護寶寶聽力 朋友送來新玩具,媽媽拿起玩具逗小貝,發現新玩具發出的聲響雖然細微,但卻很能吸引小貝的注意,比起發出大聲響的玩具,更受寶寶喜愛呢!

寶寶從一出生就打開耳朵 新生寶寶即使視力範圍有限,還不太能聚焦,但是聽力發展方面早已經對不同的聲音很有反應。比如說,媽媽正抱著寶寶餵奶,這時如果有人走過來跟媽媽打招呼,或是對著寶寶逗弄:「寶寶乖乖喝,快快長大喔!」喝奶喝得正起勁的寶寶很可能就停了下來,彷彿在聆聽大人說話,等周邊沒動靜了才繼續吸吮。

分階段提供寶寶聽覺刺激 想要瞭解寶寶的聽力是否正常或需要提供哪些必要的刺激,爸媽可隨著寶寶的發展階段來關注:

● 新生寶寶:小寶寶對巨大的聲音會因嚇一跳而眨眼或睜大眼睛,像鞭炮或喇叭聲都會造成過度刺激;當你輕聲說話時,他比較容易安定,若是很大聲說話,他就會顯得焦躁不安,因此照顧新生寶寶需要對他輕聲說話、唱歌,還可以試著分別靠近左右耳朵說話,讓他感覺到不同方向傳來的聲音。

● 6個月大:這個階段的寶寶不但會聽別人發出的聲音,也喜歡聽自己發出的聲音。他很注意日常生活中熟悉的聲音,並且會尋找在視線範圍外的聲響(例如︰小狗叫);牙牙學語的他,聽到熟悉的兒歌和自己的名字都會感到開心。爸媽除了多跟他說話、唱歌,還可提供會發出聲音的玩具,如:手搖鈴、小樂器,讓他壓擠玩弄。

● 1歲大:寶寶能模仿簡單而熟悉的聲音,例如︰學咳嗽、學小狗叫。他對自己的名字已經很清楚,也能聽懂簡單的指令,知道「不可以」、「不要」、「再見」的意思,並做出反應。爸媽跟孩子對話時要注意音量,生活中也要減少接觸噪音,一般說來,60分貝左右是安全的聲音(如:談話聲),70分貝以上就要注意警戒(如:汽機車發動聲或喇叭聲),超過85分貝就是有害聽力的危險範圍了(如:鞭炮、廟會鑼鼓),必須防範。

4運動,從嬰兒期開始 一個真正健康的寶寶,除了氣色紅潤之外,四肢肌肉是否結實、感官知覺是否靈活,也是爸媽需要注意的。

寶寶的動作發展,是從軀幹到四肢,從大肌肉到小肌肉,從不協調到協調;也就是說,寶寶的動作是先從身體軀幹的躺臥翻滾,到手腳的關節,然後再到手指腳趾的小部位動作。因此,爸媽可以透過日常活動的觀察,瞭解寶寶肢體動作發展的程度,再為寶寶做一些踢踢腳、搖搖手臂、翻翻身體、轉轉頭的動作。這些動作雖然簡單,但對對寶寶來說,就是一種很好的運動,不但可以協助發展肌肉張力,還能促進神經系統成熟、增進親子間的親密關係。

五種簡易嬰兒運動 以下提供五項簡單的嬰兒運動,讓爸爸媽媽參考。當然,寶寶運動也和成人運動一樣,要穿著舒服柔軟的衣服,在有足夠的體力精神下進行,而且飯後也不宜運動。掌握這些原則,寶寶也能運動得很起勁。

1. 利用抓握反射做運動(出生~2個月) 趁著寶寶抓握反射還沒消失前,玩玩這個遊戲吧!

爸媽可以將手指、布團、鈴鐺等沒有銳角且不同質感的各種物體,放到寶寶的掌心,並留一段物體「尾巴」在寶寶緊握的手掌外。然後,再把手指或物體的「尾巴」輕輕往上拉起,停頓個幾秒鐘,然後再放下;重複做個4~5次,再換手。

2. 躺著也能太空漫步(1~4個月) 輕輕抓住寶寶的腳踝,然後左右交互屈、伸,像是在太空漫步一樣。然後再讓兩隻腳一起屈、伸,既可以加強關節的靈活度,也可讓腳的肌肉更結實唷!

當然,如果在寶寶的腳上掛鈴鐺,在屈屈伸伸做運動的同時,還會發出叮叮噹噹的聲音,這樣運動起來就更有趣了。

3. 轉頭、抬頭做運動(1~4個月) 寶寶趴在軟墊子上,爸媽趴在他的正前方、面對面,然後找個可以發出聲音的玩具,逗逗寶寶,以吸引寶寶隨著聲響轉頭、抬頭。這不僅可以強化寶寶背部與頸部的肌肉結實,也可以藉著前庭做感官統合,將訊息傳至大腦中樞神經,形成寶寶在認知及動作上的學習。

4. 準備學坐前的運動(3~6個月) 寶寶躺著,爸媽從肩部抱起並支持頸部,漸漸形成坐姿;或在寶寶能控制頸部的力量後,抓住寶寶的手腕處拉起,形成坐姿。此運動可以強化寶寶的胸部與腹部的肌肉力量,也可以作為寶寶學坐之前的準備運動。

5. 踏步運動(6~12個月) 從腋下扶著寶寶的身體,讓寶寶漸漸站起來;或是讓寶寶抓著爸媽的手,當爸媽的手漸漸拉高,寶寶的腿就會試著站起來,而且還會踏步,感覺就像真的在走路呢!

此外,還可以用不一樣的材質當作腳踏墊,例如,床墊軟軟滑滑的感覺、草地刺刺的感覺等,可以讓寶寶感受不一樣的足下滋味。

文/學前教育雜誌 https://parents.hsin-yi.org.tw/Topic/Index/31?to=3&TopicID=1050

2022/11/15

安撫寶寶好好入睡的「4R原則」

寶寶的睡眠問題讓爸爸媽媽常疲憊不堪,事實上讓寶寶好睡有祕訣,好夢心理治療所臨床心理師吳家碩表示,要「儘早幫寶寶建立合適且正確」的睡前儀式,讓寶寶清楚瞭解自己即將就寢.......

寶寶的睡眠問題讓許多新手爸媽們頭痛又傷腦筋,到底該如何才能快快哄寶寶入睡呢?好夢心理治療所臨床心理師吳家碩表示,要儘早幫寶寶建立「合適且正確」的睡前儀式,讓寶寶清楚瞭解自己即將就寢,那什麼是合適且正確的睡前儀式呢?可以把握以下整理自《0-6歲好眠全指南:搞定小孩子,爸媽好日子》一書的四個原則,合適且正確的睡前儀式不僅讓能寶寶容易入睡,還有助於提高寶寶的夜間睡眠連續性,以及減少半夜醒來的時間喲!

安撫寶寶好好入睡的「4R原則」如下:

1.減少刺激 (Reduce Stimulate)

在寶寶準備要上床睡前之前要盡可能減少過多的刺激,建議可以降低環境噪音,睡前將房間燈光調弱,或拉上窗簾減低室外光源干擾,這些燈光調弱、拉上窗簾等動作,其實也成為了一種制約及連結,也會讓寶寶們可以感受到即迎接睡眠了。此外,睡前應關閉3C產品,同時也要避免在睡前提供過多的飲食。

2.安靜活動 (Rest Activities)

在睡前與寶寶互動時,照顧者們挑選的活動建議是以安靜為最重要的原則,主要的目的是讓寶寶可以感到平靜、舒服、放鬆且安全,如床邊故事、唱搖籃曲、睡前擁抱或是輕柔按摩等都是很好的活動。然而,照顧者們須留意無論是講話或是唱安眠曲,記得要輕聲細語喲!

3.固定一致 (Ritualized)

照顧者們不管是挑了哪一些活動,眾多的專家研究或臨床經驗都建議,這些活動的組合及順序要儘可能固定一致,讓寶寶們知道做完這些固定一致的活動後,照顧者們就要準備讓我睡覺了,我也該乖乖睡覺了!

4.安撫資源 (Resources)

是否有好隊友,像是另一伴、長輩、或其他家人可以作為安撫資源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不要讓睡前的安撫總是由主要照顧者單一人,像是母親或是父親來執行,除了會增加主要照顧者的壓力外,也會讓寶寶只習慣固定一人的安撫,一旦主要照顧者生病、被隔離,或是外出不在家時,寶寶就可能出現極難安撫入睡的狀況了。

吳家碩臨床心理師指出,根據《睡眠》期刊研究發表,掌握上述安撫寶寶的「入睡的4R原則」替寶寶們設計一套專屬的睡眠儀式,對於半歲到3歲的嬰兒及幼兒都適用,有助於改善寶寶的入睡,也可以減少半夜醒來時間、提高睡眠連續性等,甚至可以幫助母親的情緒更好,母親不論是在緊張、疲累、生氣等各項情緒指標上,都因連續3周的固定的安撫入睡儀式而有改善。不過也要特別提醒,每個寶寶的個性與氣質都是獨一無二的,因此很難找到一套共通的方法,但可藉由瞭解上述合適的原則與觀念,來為自己的寶寶設計一套入睡專屬於你們家庭的入睡儀式喲!在心態上可以當作是一種遊戲般的挑戰,找到最佳的組合,來迎接美好的睡眠及生活到來,這個美好,不單單是針對寶寶,對爸媽都是。

文/臨床心理師團隊 - 好夢心理治療所 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92588

2022/11/08

如果不抱睡,孩子會沒有安全感嗎?

關於抱搖睡有個迷思,是爸媽認為這樣才能帶給孩子長期的安全感。好眠師聽過非常多的爸媽,告訴我自己的孩子是高需求,如果沒抱著睡就會哭鬧,會沒有安全感。 關於抱搖睡有個迷思,是爸媽認為這樣才能帶給孩子長期的安全感。

好眠師聽過非常多的爸媽,告訴我自己的孩子是高需求,如果沒抱著睡就會哭鬧,會沒有安全感。其實從孩子的角度來看,當孩子有時候醒來是在爸媽懷裡,有時候在床上,沒有統一的作法會讓寶寶混淆。寶寶注重秩序和熟悉感,照顧者要儘可能提供一致性的作法,不要讓孩子摸不著頭緒,不知道你何時會走掉。這種無法預知照顧者會不會在身邊的狀態,有時候會延伸為「頻頻夜醒,確認爸媽在身邊」或是「抗拒入睡,害怕睡著之後照顧者就不在了」

講現實點,我們不是古代貴族,有人專職24小時照顧孩子,很難一直抱著孩子睡覺,不用做其他事情啊!另一個影響因素是我在學習正念睡眠時,所意識到的。有些寶寶之所以被認為「高需求」,是因為父母的內心有「寶寶要被抱著才能睡」、「如果哭泣就會造成心理傷害」的信念。

我在諮詢時發現,某些被認為很難搞很難睡的孩子,並非真的難睡。只要提供適合的環境、作息和入睡方式,當養成習慣之後,他可以睡得比其他孩子還要好,白天更愛笑且有精神。

這類型的案例常常是因為爸媽有「如果沒有我,孩子無法入睡」或者是「哭泣等於被遺棄」的信念,這些信念像是種子一樣長在我們心中,成為育兒的恐懼和阻礙。在我們面對孩子的睡眠問題時,就會直接連結「孩子是因為沒有安全感,才會睡不好」的想法。

看到育兒版上有關於睡眠問題的討論,常常在還不知道文主實際的問題時,都會有人留言「寶寶睡不好,就是因為沒給夠安全感啦。」這樣的觀念像木馬程式一樣藏在很多人心中,也間接造成新手爸媽無形的壓力。彷彿這些爸媽做得還不夠,沒有提供足夠的安全感,才會讓孩子睡不著,真的是沒有必要再苛責已經睡不好的爸媽了呀! 難道父母不能抱搖孩子嗎? 寫到這裡,可能會有另一派的人跳出來說「孩子就是不能抱,不然會養成習慣啊!」且慢,好眠師並非提倡不要抱小孩,我認為要常常有這樣的肢體接觸,讓孩子感受到我們關愛。我自己就超愛抱寶寶,享受把孩子摟在懷裡的感覺。我的孩子快五歲,至今還是三不五時親密的擁抱,外加「我愛你,啾啾」的肉麻爆表。想想看,能這樣抱著孩子,彼此粘膩的時光又有多久呢?

當寶寶哭泣時,我們當然還是可以用抱搖的方式安撫小孩。但重點是,要理解哭泣背後真實的需求,而不是一昧地用抱搖來安撫。平常即便孩子沒哭泣,也多多擁抱孩子,擁抱並非只是安撫孩子的利器,也是平常的互動方式。如果爸媽擔心抱孩子會養成習慣,而總是哭了才抱。久而久之,寶寶會有「想要爸媽抱我時,就哭泣爭取」的錯誤連結。

父母平常就要和孩子有足夠的肢體接觸,也營造長期且有愛的家庭氛圍,來建立穩定的親子關係。而不是把抱搖當作入睡的工具,讓孩子養成睡覺就得抱著的習慣,彼此都累垮。回到父母心中信念的種子,請告訴自己「當我想展現對孩子的愛,就大方地擁抱他」。我們的擁抱是出自於純粹愛的悸動,而不是害怕孩子哭泣的恐懼。

同樣的行為,源自於不同的信念,這兩個信念分別代表著「愛」與「恐懼」。我們要種下愛的種子,而非恐懼的種子。這個種子會左右父母育兒的判斷,也影響著孩子怎麼去看待「睡眠」和「親子關係」。

文/嚴選作者 - 好眠師 姜珮 (Peggy) 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92850

2022/11/01

古今中外都愛!跟嬰兒牙牙對話好處多多

你發現了嗎?無論男女老少、社經地位的人,跟嬰幼兒說話時,馬上會出現娃娃音、童言童語,好像變了一個人。研究發現,這是舉世皆然、大人都愛的現象,而且其中暗藏了嬰幼兒發展的密碼。 無論年齡、性別、職業、社經地位,人們看到嬰幼兒時,幾乎都會不自覺地用他們牙牙學語的方式,跟他們對話。

「語氣變得輕柔、聲量柔和、音調拉高、甚至遣詞用字也變得很無厘頭,」美國全國公共廣電台(National Public Radio, NPR)表示,「你一定聽過,也可能這樣做過,我們都會童言童語!」

而且,這些大人說兒語的現象,竟然全球皆然!

NPR訪問了美國耶魯大學哈金斯實驗室(Haskins Laboratories)的心理學家希爾頓(Courtney Hilton),分享他與四十名包括美國加州大學、哈佛大學的認知學者、人類學家共同完成的研究發現。從美國到南美的祕魯、歐洲的波蘭等西方社會到亞洲的北京、非洲的坦尚尼亞,他們記錄與彙整了六大洲、十八種語言、數十個民族、橫跨城市與鄉村、群居與離群索居、有網路或與世隔絕、大人與不同對象說話、唱歌的內容,發現了這個共通性。

而且,這絕對不是因為全球化、大家從哪個社會學來的。因為,他們發現,在幾乎遺世而獨立、坦尚尼亞的哈扎人(Hadza)沒有網路與電視可以吸收外界資訊,而且每個人只跟三、四十個人互動、語言幾乎只在內部流傳的社區,也出現對孩子牙牙說話的情境。

甚至,人們無論是在專心陪孩子,還是得邊做家務、工作邊帶小孩時,只要是跟小小孩說話,馬上會切換用這樣可愛的聲音與字句。

大人的童言童語 流露慈愛有助寶寶情緒 如此巧妙的人類共同點,原因無法推知。但研究團隊試著推估,或許這是跟人類的基礎生物特性、發展相關,或是透過人際互動、適應環境與文化的方式之一。希爾頓也提出一些過去學者們已經在教育與心理發展面的研究成果,跟他們的發現相互輝映之處。

這也指出一個方向,讓學者多探討語言跟人類成長發展間的關係。例如,研究團隊發現,人們在跟嬰兒講話時,傾向於多嘗試用母音、或是結合不同的母音,而且聲調起伏的感覺跟唱歌的旋律有點像。這可能有助於嬰兒從聽大人強調的聲音、或是對他們唱的童謠當中,學習說話。

另一方面,大人對嬰幼兒講話的童言童語中,語氣多半較柔和慈愛。這樣的互動,也有助於嬰幼兒能穩定、調節情緒,並且從中建構嬰幼兒與人們互動的方式,長期有助於社交、行為與情緒控制。

這一群跨領域的研究團隊希望能夠進一步探詢,跨文化與地域的大人對小小孩牙牙對話中的更多異同,以及深層的原因和影響。

但目前的發現已足以告訴大人,不用擔心用嬰幼兒的方式跟他們說話、或對著他們唱兒歌,會不會顯得很幼稚,或是自己以為這樣很尷尬。因為這樣的做法舉世皆然,而且還可以多刺激嬰兒幫助他們的發展。

文/親子天下媒體中心 - 黃敦晴 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9348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